2016/03/21

你為什麼需要閱讀這本書——我讀《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

入手已久,而且早就讀完兩遍的書《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


手邊的書籍已然堆成小山丘。為了減緩『造山運動』,這個月開始,給自己下了新規定:除了《動力氣象學》或者《高平子天文曆學論著選》這一類書之外,其餘的書在沒有完成閱讀筆記之前,不能視為已讀。整理小山丘時,從中挖出了遺傳生物學家帕波為自己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撰寫的《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大喜。當下立即開始重新閱讀一次。

《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不只是一本科普書籍。從某個角度而言,它也是帕波為自己二十多年的研究生涯所寫的傳記。他是研究古生物基因複製與定序的學者,是繪製尼安德塔人全套基因圖譜的研究計畫主持人,在相關領域享有盛名。這樣的傳記相較於一般科普讀物,最大好處是由大師親自為讀者解說。閱讀此書如同一趟旅程:讀者跟著帕波的視角,回顧其研究生涯,了解這個領域當中各種問題與紛爭的來龍去脈,古生物基因複製、基因定序與圖譜建置的技術如何演進(以及為什麼如此演進),然後,對於尼安德塔人的研究,讀者得以充分了解目前得到的結論。

我在學生時代唸的是數位信號處理。這個領域有不少研究人員,拿著訊號處理與資料處理演算法的專長,來進行基因定序之類的工作。閱讀此書,對於基因定序之類的話題感興趣的讀者而言,與其說閱讀的是一本科普書籍,倒不如說是一本偵探小說。在這本偵探小說當中,跟著作者的視角,可以看到研究人員曾經遭遇過的種種困難,或是謎樣的問題。例如,從古生物化石當中採集樣本並複製出其中殘存的少量DNA,過程可能受到的污染,可說是無所不在。包括挖掘或保存化石時,可能沾上工作人員的DNA,實驗室的枱面或藥劑可能被污染,造成實驗樣本沾上了不該有的DNA。甚至無所不在的灰塵,大多來自人類皮屑,其中的DNA也都能污染實驗樣本。在實驗室當中大量複製化石當中殘存的DNA,同時可能複製了更多的污染物,最後可能做了白工,甚至不曉得自己做了白工而提出錯誤的結論。於是,抗污染大作戰,成為偵探遊戲當中,破關的鑰匙。又如存有衍生對偶變異的DNA片段,只要斷成的兩截,就會因為每一截的長度較短,因而較不容易在基因圖譜上標定位置。這使得標定位置的結果,比較長的DNA片段含有的衍生對偶數量比較多。上述現象容易被解釋為:比較長的DNA片段(相較於那些短片段)和現代人類DNA的關係更接近,因此實驗是受到污染的。為了這個事實上不是來自污染的現象,研究團隊不斷回頭檢查實驗,一度以為實驗團隊製作出來的尼安德塔人基因圖譜受到污染而不可靠、即將發表的論文必須放棄。類似的各式謎題,隨著偵探小說逐漸完結,謎底一步一步被揭開。研究團隊最後得到令大多數人驚奇的結論:非洲大陸以外的現代人,的確擁有少許來自尼安德塔人的基因。這很可能是智人離開發源地非洲大陸後,在到達第一站中東時,曾經和尼安德塔人發生混血,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因些留給智人的後代子孫。

即使對尼安德塔人或是對古生物遺傳研究不那麼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從這一趟閱讀旅程中,看到讀者各自感興趣而且饒富深意的話題。例如在職場上可能發生的任何事,在學術界當中同樣會發生。作者仍是菜鳥研究人員時,曾讓整個實驗室怪味四溢;到德國的大學就職時遭到資深同事冷言冷語;憑一己之力建立無污染實驗室標準操作流程的種種困難;合作廠商滿腦子只想對『恐龍的DNA』定序;最後,當作者成為計畫主持人時,也常常是個脾氣不太好的大老闆⋯⋯。就算是把科普的元素完全移去,本書仍舊是誘人的讀物。難怪它受到各方推薦,在國外一直列在暢銷書單上。

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國內,一切似乎不太一樣。

現在的新聞網站,開始流行在本文之前加上『你為什麼需要知道這則新聞』之類的摘要,目的大概是為了增加點閱率,至於效果,需要進一步調查。書籍更是如此,總是喜歡找專家或是名人來推薦書籍。於是,一本書往往在外包裝或者內頁本文的前端,加上了一大堆的推薦。這或許不能怪書商,畢竟現在賣書的,尤其是實體書店,各各都是慘澹經營。不得不如此,固然值得同情,但我總覺得下錯了藥方,尤其是把那宣傳文字與『為什麼需要讀這本書』印在封面,以及把『各界強力推薦』印滿了書背的做法。出版社想要指導讀者大眾,誰該看什麼書,以及他們該怎麼看這本書,搞不好只會帶來反效果。

這本書的書名是《尼安德塔人:尋找失落的基因組》(Neanderthal Man: In Search of Lost Genomes)。但它的封面和書背,大標題『尼安德塔人』之下,是一長串的副標題『追尋失落的基因組——一場重建人類演化史的科學歷險』(書背的長串副標題,使用『尋找』而非『追尋』)。冗長的書名究竟有沒有幫助?我有些懷疑,就像我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這麼長的名字,是否因此更民主且更貼近人民,抱著同樣的懷疑。封面除了中文與英文書名之外,英文書名底下,另外印有兩排中文:

尼安德塔人的基因是一扇獨特的窗口, 
為何尼安德塔人滅絕,而人類活了下來? 

老實說這根本不是本書主旨。要了解為何是尼安德塔人滅絕而非智人滅絕,需要閱讀的,恐怕是《人類大歷史》的前幾章。想要找上述問題的答案而買了本書的讀者,事後可能會發覺上當了,雖然他的確買了一本好書。至於本書的潛在讀者,則可能被這兩句話推走。我就有個朋友,在看到封面之後,第一時間的回應是:『《天生就會跑》內的一種說法:他們比較不會跑,所以無法在氣候變遷發生時,逃離不利的生活環境⋯⋯。』這樣一來,他還會去買這本書嗎?對此我能說什麼呢?難道要我回應:台灣的出版社比較不會跑,所以無法在環境變遷發生時,逃離不利的生活環境?

至於本書的中文版推薦序,撰文的是譯者的老師。老師很誠實,推薦文開宗明義,說他沒有看暢銷書的習慣,更不曾注意新出版的科普書。此外,老師認為作者在書中不避諱私事或性事,等同於自暴私德缺失。他的意見,這會『影響了尚無強烈道德是非判斷力的年輕人』。其餘地方,老師的措辭也相當直白:『在華生書中,他的那篇論文,是由上司朝《自然》雜誌社編輯打個電話,即能盡早排入出版,而帕波的論文,則是由《自然》與《科學》兩雜誌社爭著來發表,這種「內線」關係,遠非邊緣社會科學家所能想像了⋯⋯』。

多麼強力的推薦啊!我不禁啞然失笑。既然老師如此大力推薦,出版社何不順著老師的意見再加強一下,乾脆把書本用透明膠膜封起來,左上角貼個大大的『18禁』,底下另外再加上橫幅標語:『遺傳學者大膽公開情史!』豈不賣得更好?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讓我想起 Clair Cameron Patterson 建 clean room 的故事.

PANTU 提到...

感謝留言:)

Labels

七條 (1) 大かまど芝 (2) 小狗教我的事 (5) 巴黎印象 (7) 日本大阪 (22) 日本北海道 (40) 日本印象 (27) 日本東京 (40) 日航關西機場飯店 (1) 水井茶堂 (4) 火星在線 (4) 北工房 (1) 台南遠東香格里拉 (4) 台灣旅遊 (46) 本湖月 (4) 甘味處 花 (1) 甲殼公司 (30) 吉崎食堂 (3) 竹北 (10) 牡蠣料理 開 (1) 咖啡 (26) 東京麵通團 (1) 南半球 (5) 叛徒心情日記 (120) 科普 (13) 紀の善 (1) 美瑛選果 (1) 音樂 (15) 香港旅遊 (11) 香港機場富豪酒店 (1) 倫敦旅遊 (7) 宮本 (1) 馬雅烘焙 (3) 強羅花壇 (2) 涵碧樓 (1) 野球 (6) 森の時計 (2) 菡萏咖啡 (3) 新竹喜來登飯店 (1) 溫味 (2) 銀座 古川 (1) 線性代數與信號處理 (1) 閱讀與影劇 (100) 韓國印象 (17) 攝影習作 (40) ANA Gate Tower Hotel Osaka (1) Auberge de Tefutefu (7) Cafe de la Paix (1) COEX (4) Conrad Hotel Singapore (1) Dommy's Dining and Bar (1) Gender (16) Haneda Excel Hotel Tokyu (1) Hilton KL (1) Hotel Monterey Sanno (1) Hotel Nikko Narita (1) Hotel Okura Sapporo (3) HOTEL日航福岡 (1) JAL修行 (36) KAMADO MARUYAMA (3) KLCC Trader Hotel (1) La Sante (2) Mitsui Garden Hotel (1) Moliere (1) Pres Vert (2) Relais Saint Germain (2) Rihga Royal Hotel (4) Sapporo Grand Hotel (3) Sapporo Park Hotel (2) Swissotel Nankai Osaka (1) うさぎや(兔屋) (1) おしどり (2) おばんざい とらや (2) きじ (1) サンパレス球陽館 (2) ねぎ焼 やまもと (2) ホテルコムズ新千歳空港 (2)